“寒雨連江夜入吳,平明送客楚山孤。洛陽親友如相問,一片冰心在玉壺。”這首唐代大詩人王昌齡的送別詩,幾乎家喻戶曉。詩人當時正遭謗議,送別摯友之際,以冰心玉壺自明心跡。?
冰心玉壺,古代用以比喻人的品行清純高潔。南北朝詩人鮑照的樂府詩《代白頭吟》中有“直如朱絲繩,清如玉壺冰”的詩句,開冰壺比喻之先。?
“冰壺者,清潔之至也,君子對之,示不忘乎清也。夫洞澈無瑕,澄空見底,當官明白者,有類是乎?故內懷冰清,外涵玉潤,此君子冰壺之德也。”?
這些語句出自《冰壺誡》,由唐代名相姚崇所寫。姚崇借物喻理,寫了一組“五誡”,告誡官員如何修身為政。《冰壺誡》主旨就是告誡官員要修身養德,持廉守節。?
冰壺,至清至潔,是君子品德之象征。姚崇要求官員對照冰壺審視自己,是否像冰壺一樣清澈澄空。為官者,應有冰壺之德,表里如一,內外潔凈,冰清玉潤。?
玉之無瑕,冰之潔凈,姚崇喻之為官貞廉,能守其節。在《冰壺誡》文中,姚崇引用“吳隱酌泉、龐參致水”兩個典故,勸誡在位官員,要清廉如水,“聳廉勤之節,塞貪競之門”。?
東晉名士吳隱之,曾任廣州太守,廣州城外有一池泉水名“貪泉”,當地傳說飲了貪泉之水,便會貪婪成性。吳隱之不信邪,特地去飲“貪泉”水,飲后還寫了一首詩:“古人云此水,一歃懷千金。試使夷齊飲,終當不易心。”意思是說,如果讓伯夷叔齊這樣的賢人飲用,他們的廉潔心也會始終不變。果然,吳隱之在任期間不易其心,清廉自守,力矯時弊,政聲卓著,史載:“吳隱酌水以厲精。”?
東漢名臣龐參,做漢陽太守時,郡中有位叫任棠的人,高風亮節,隱居不仕。龐參上任伊始,就去拜訪任棠。任棠不與龐參交談,只是在門前放置薤白(小蒜)一缽,清水一盂,自己抱著孫兒守伏旁邊。主簿對龐參說任棠倨傲無禮。龐參默然沉思,許久悟出其隱微之意,笑著說:“任棠置一大缽薤白,是希望我敢于打擊豪強;放一盂水,是希望我為官清廉;抱孫兒對著門,是希望我扶危濟困。”說完,欣然策馬回府。龐參不負任棠的置水之情,廉潔奉公,為政清明,抑強助弱,深得民心。?
在短文結尾,姚崇再次警示:“冰壺是對,炯誡猶存,以此清白,遺其子孫。”?
冰壺誡,堪稱金玉良言,空谷足音。
(來源: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)